標準解讀 | 新版動力電池安全強標解讀
   2025年3月28日,強制性國家標準GB 38031—2025《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以下簡稱“新版動力電池安全強標”)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將于2026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
   中汽小宣:動力電池安全強標修訂的背景?
   標小準:安全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2020年5月,《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0)等首批三項新能源汽車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發布,三項強標在規范動力電池產品質量、引導技術提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動力電池總體安全技術水平不斷提升,高安全性產品、技術逐步應用,為進一步修訂動力電池安全強標奠定基礎。為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等文件要求,結合動力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23年12月正式下達動力電池安全強標修訂計劃。
   中汽小宣:新版動力電池安全強標經歷了怎樣的修訂過程?
   標小準:中汽中心作為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單位,在主管部門指導下,自2021年組織啟動動力電池安全強標修訂預研工作,組織成立了涵蓋國內外新能源汽車整車、動力電池頭部企業,第三方檢測機構、科研院所的修訂起草組,先后召開11次線下研討會議,發放3次面向全行業的調研問卷,開展了充分了標準驗證測試,并與國內外頭部企業以及行業組織開展多次專題交流,歷經四年研制完成了標準修訂工作。
   中汽小宣:相較上一版本,新版動力電池安全強標的主要修訂點有哪些?
   標小準:相較2020年現行版本以及《電動汽車安全全球技術法規》(UN GTR 20)、《關于電力傳動系統具體要求的車輛認證的統一規定》(UN R100)等國際標準法規,本次修訂進一步加強熱擴散安全要求,并根據實際事故案例新增多項測試項目。主要調整如下:
   一是進一步提升熱擴散安全要求。從動力電池起火、爆炸前5分鐘報警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提供報警信號),從產品設計端降低動力電池自燃事故發生率;同時,進一步優化熱擴散測試方法,將測試樣品狀態從上電狀態加嚴為下電狀態,模擬車輛停車場景,并進一步細化了整車熱擴散測試細則、明確了觀察時間,提升了標準可執行性和測試效率。
   二是新增底部撞擊測試。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底部撞擊導致的動力電池起火事故占比較高 ,而現行標準中并無針對該場景的測試項目。本次修訂新增底部撞擊測試,測試工況基于實際事故數據,通過30mm直徑撞擊頭向電池包底部施加垂直向上方向(Z向)撞擊力150J,模擬飛石、地面障礙物等異物從車輛下方撞擊的場景,要求電池包不起火、不爆炸、不泄漏、不破裂,并滿足絕緣電阻要求。
   三是新增快充循環后安全測試。大功率快充作為動力電池補能趨勢,其安全性風險有必要在動力電池安全強標修訂中予以充分研究。本次修訂新增快充循環后安全測試,面向20%SOC-80%SOC快充時間小于15分鐘的電池單體,在快充工況循環300次后進行外部短路測試,要求不起火、不爆炸,考察長期快充循環后電池單體安全性。
   中汽小宣:本次動力電池安全強標修訂,預計會對行業產生哪些影響?
   標小準:動力電池產品技術提升方面,本次標準修訂面向動力電池自燃、動力電池底部撞擊后起火、動力電池長期快充等安全風險因素,基于事故案例數據提出技術要求及對應測試方法,相較2020年版本和國際標準法規更加嚴格,尤其是全球范圍內首次提出電池熱擴散試驗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引導熱失控早期監測技術熱失控阻斷技術提升,有助于發揮強制性標準“保基本、兜底線”的特性,保障消費者生命和財產安全,支撐動力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
   動力電池產品開發準備方面,近年來,我國動力電池安全性總體水平不斷提升,動力電池安全創新技術不斷涌現。根據前期行業調研和驗證測試情況,我國動力電池產品總體安全水平已基本達到新版動力電池安全強標指標要求。此外,本次標準修訂設置過渡期,新申請型式批準車型2026年7月實施,已獲得型式批準車型2027年7月實施,滿足動力電池產品設計變更后開發和驗證周期需求,預期對動力電池產品開發周期和成本影響可控。
   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認知方面,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安全的社會關注度較高。本次強標修訂大幅提升了動力電池安全要求,將有力提升消費者的購買信心,促進新能源汽車銷售。此外,動力電池產品安全水平提升有利于提升我國動力電池產品全球競爭力,助力動力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官網
	- 上一條 多部門:到2027年底實現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能力翻倍增長 2025-10-22
- 下一條 沒有了!
